三国笑传 三国笑传(单机版)
其晓大雾,雾散,袁绍在界桥南二十里,公孙瓒在北,旌帜相望。 张郃执戟从绍,指北军白纛云绍:“骑白马者,瓒也。”时绍金甲锦袍、按槊而望,但见光辉天地,如雾未散,问:“岂北鄙多白马耶?”沮授为监军,白绍:“瓒好白马,屡乘以破虏,虏呼为‘白马将军’。故选精锐三千,尽乘白马,号‘白马义从’,以实禁卫也。” 绍笑曰:“彼有‘白马义从’,某有‘大戟士’,安惧哉?”呼郃:“隽乂,盍为吾破之!”郃自张望不言
诸葛亮安居平五路。
建安元年秋八月,司马懿献计与曹丕。五路取川。**路曹真为大都督,起兵十万,取阳平关。第二路,反将孟达,起上庸兵十万犯汉中。第三路吴主孙权,起精兵十万,取峡口入川。第四路蛮王孟获,起蛮兵十万,犯益州四郡。第五路,番王柯比能,起羌兵十万,犯西平关。先主驾崩,文武官僚,无不哀痛。孔明率众官奉梓宫还成都。太子刘禅出城迎接灵柩,
安于正殿之内。举哀行礼毕,开读遗诏。诏曰:“朕初得疾,但下痢耳;后转生杂病,殆不
自济。朕闻人年五十,不称夭寿。今朕年六十有余,死复何恨?但以卿兄弟为念耳。勉之!
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可以服人;卿父德薄,不足效也。卿
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勿怠!勿忘!卿兄弟更求闻达。至嘱!至嘱!”群臣读诏已毕。孔
明曰:“国不可一日无君,请立嗣君,以承汉统。”乃立太子禅即皇帝位,改元建兴。加诸
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葬先主于惠陵,谥曰昭烈皇帝。尊皇后吴氏为皇太后;谥甘夫人
为昭烈皇后,糜夫人亦追谥为皇后。升赏群臣,大赦天下。早有魏军探知此事,报入中原。
近臣奏知魏主。曹丕大喜曰:“刘备已亡,朕无忧矣。何不乘其国中无主,起兵伐之?”贾
诩谏曰:“刘备虽亡,必托孤于诸葛亮。亮感备知遇之恩,必倾心竭力,扶持嗣主。陛下不
可仓卒伐之。”正言间,忽一人从班部中奋然而出曰:“不乘此时进兵,更待何时?”众视
之,乃司马懿也。丕大喜,遂问计于懿。懿曰:“若只起中国之兵,急难取胜。须用五路大
兵,四面夹攻,令诸葛亮首尾不能救应,然后可图。”丕问何五路,懿曰:“可修书一封,
差使往辽东鲜卑国,见国王轲比能,赂以金帛,令起辽西羌兵十万,先从旱路取西平关:此
一路也。再修书遣使赍官诰赏赐,直入南蛮,见蛮王孟获,令起兵十万,攻打益州、永昌、
□舸、越□四郡,以击西川之南:此二路也。再遣使入吴修好,许以割地,令孙权起兵十
万,攻两川峡口,径取涪城:此三路也。又可差使至降将孟达处,起上庸兵十万,西攻汉
中:此四路也。然后命大将军曹真为大都督,提兵十万,由京兆径出阳平关取西川;此五路
也。共大兵五十万,五路并进,诸葛亮便有吕望之才,安能当此乎?”丕大喜,随即密遣能
言官四员为使前去;又命曹真为大都督,领兵十万,径取阳平关。此时张辽等一班旧将,皆
封列侯、俱在冀、徐、青及合淝等处,据守关津隘口,故不复调用。却说蜀汉后主刘禅,自
即位以来,旧臣多有病亡者,不能细说。凡一应朝廷选法,钱粮、词讼等事,皆听诸葛丞相
裁处。时后主未立皇后,孔明与群臣上言曰:“故车骑将军张飞之女甚贤,年十七岁,可纳
为正宫皇后。”后主即纳之。
建兴元年秋八月,忽有边报说:“魏调五路大兵,来取西川;**路,曹真为大都督,
起兵十万,取阳平关;第二路,乃反将孟达,起上庸兵十万,犯汉中;第三路,乃东吴孙
权,起精兵十万,取峡口入川;第四路,乃蛮王孟获,起蛮兵十万,犯益州四郡;第五路,
乃番王轲比能,起羌兵十万,犯西平关。此五路军马,甚是利害。”已先报知丞相,丞相不
知为何,数日不出视事。后主听罢大惊,即差近侍赍旨,宣召孔明入朝。使命去了半日,回
报:“丞相府下人言,丞相染病不出。”后主转慌;次日,又命黄门侍郎董允、谏议大夫杜
琼,去丞相卧榻前,告此大事。董、杜二人到丞相府前,皆不得入。杜琼曰:“先帝托孤于
丞相,今主上初登宝位,被曹丕五路兵犯境,军情至急,丞相何故推病不出?”良久,门吏
传丞相令,言:“病体稍可,明早出都堂议事。”董、杜二人叹息而回。次日,多官又来丞
相府前伺候。从早至晚,又不见出。多官惶惶,只得散去。杜琼入奏后主曰:“请陛下圣
驾,亲往丞相府问计。”后主即引多官入宫,启奏皇太后。太后大惊,曰:“丞相何故如
此?有负先帝委托之意也!我当自往。”董允奏曰:“娘娘未可轻往。臣料丞相必有高明之
见。且待主上先往。如果怠慢,请娘娘于太庙中,召丞相问之未迟。”太后依奏。
次日,后主车驾亲至相府。门吏见驾到,慌忙拜伏于地而迎。后主问曰:“丞相在何
处?”门吏曰:“不知在何处。只有丞相钧旨,教挡住百官,勿得辄入。”后主乃下车步
行,*进第三重门,见孔明*倚竹杖,在小池边观鱼。后主在后立久,乃徐徐而言曰:“丞
相安乐否?”孔明回顾,见是后主,慌忙弃杖,拜伏于地曰:“臣该万死!”后主扶起,问
曰:“今曹丕分兵五路,犯境甚急,相父缘何不肯出府视事?”孔明大笑,扶后主入内室坐
定,奏曰:“五路兵至,臣安得不知,臣非观鱼,有所思也。”后主曰:“如之奈何?”孔
明曰:“羌王轲比能,蛮王孟获,反将孟达,魏将曹真;此四路兵,臣已皆退去了也。止有
孙权这一路兵,臣已有退之之计,但须一能言之人为使。因未得其人,故*思之。陛下何必
忧乎?”
后主听罢,又惊又喜,曰:“相父果有鬼神不测之机也!愿闻退兵之策。”孔明曰:
“先帝以陛下付托与臣,臣安敢旦夕怠慢。成都众官,皆不晓兵法之妙,贵在使人不测,岂
可泄漏于人?老臣先知西番国王轲比能,引兵犯西平关;臣料马超积祖西川人氏,素得羌人
之心,羌人以超为神威天将军,臣已先遣一人,星夜驰檄,令马超紧守西平关,伏四路奇
兵,每日**,以兵拒之:此一路不必忧矣。又南蛮孟获,兵犯四郡,臣亦飞檄遣魏延领一
军左出右入,右出左入,为疑兵之计:蛮兵惟凭勇力,其心多疑,若见疑兵,必不敢进:此
一路又不足忧矣。又知孟达引兵出汉中;达与李严曾结生死之交;臣回成都时,留李严守永
安宫;臣已作一书、只做李严亲笔,令人送与孟达;达必然推病不出,以慢军心:此一路又
不足忧矣。又知曹真引兵犯阳平关;此地险峻,可以保守,臣已调赵云引一军守把关隘,并
不出战;曹真若见我军不出,不久自退矣。此四路兵俱不足忧。臣尚恐不能全保,又密调关
兴、张苞二将,各引兵三万,屯于紧要之处,为各路救应。此数处调遣之事,皆不曾经由成
都,故无人知觉。只有东吴这一路兵,未必便动:如见四路兵胜,川中危急,必来相攻;若
四路不济,安肯动乎?臣料孙权想曹丕三路侵吴之怨,必不肯从其言。虽然如此,须用一舌
辩之士,径往东吴,以利害说之,则先退东吴;其四路之兵,何足忧乎?但未得说吴之人,
臣故踌躇。何劳陛下圣驾来临?”后主曰:“太后亦欲来见相父。今朕闻相父之言,如梦初
觉。复何忧哉!”
孔明与后主共饮数杯,送后主出府。众官皆环立于门外,见后主面有喜色。后主别了孔
明,上御车回朝。众皆疑惑不定。孔明见众官中,一人仰天而笑,面亦有喜色。孔明视之,
乃义阳新野人,姓邓,名芝,字伯苗,现为户部尚书;汉司马邓禹之后。孔明暗令人留住邓
芝。多官皆散,孔明请芝到书院中,问芝曰:“今蜀、魏、吴鼎分三国,欲讨二国,一统中
兴,当先伐何国?”芝曰:“以愚意论之:魏虽汉贼,其势甚大,急难摇动,当徐徐缓图;
今主上初登宝位,民心未安,当与东吴连合,结为*齿,一洗先帝旧怨,此乃长久之计也。
未审丞相钧意若何?”孔明大笑曰:“吾思之久矣,奈未得其人。今日方得也!”芝曰:
“丞相欲其人何为?”孔明曰:“吾欲使人往结东吴。公既能明此意,必能不辱君命。使吴
之任,非公不可。”芝曰:“愚才疏智浅,恐不堪当此任。”孔明曰:“吾来日奏知天子,
便请伯苗一行,切勿推辞。”芝应允而退。至次日,孔明奏准后主,差邓芝往说东吴。芝拜
辞,望东吴而来。
却说东吴陆逊,自退魏兵之后,吴王拜逊为辅国将军,江陵侯,领荆州牧,自此军权皆
归于逊。张昭、顾雍启奏吴王,请自改元。权从之,遂改为黄武元年。忽报魏主遣使至,权
召入。使命陈说:“蜀前使人求救于魏,魏一时不明,故发兵应之;今已大悔,欲起四路兵
取川,东吴可来接应。若得蜀土,各分一半。”权闻言,不能决,乃问于张昭、顾雍等。昭
曰:“陆伯言*有高见,可问之。”权即召陆逊至。逊奏曰:“曹丕坐镇中原,急不可图;
今若不从,必为仇矣。臣料魏与吴皆无诸葛亮之敌手。今且勉强应允,整军预备,只探听四
路如何。若四路兵胜,川中危急,诸葛亮首尾不能救,主上则发兵以应之,先取成都,深为
上策;如四路兵败,别作商议。”权从之,乃谓魏使曰:“军需未办,择日便当起程。”使
者拜辞而去。
权令人探得西番兵出西平关,见了马超,不战自退;南蛮孟获起兵攻四郡,皆被魏延用
疑兵计杀退回洞去了;上庸孟达兵至半路,忽然染病不能行;曹真兵出阳平关,赵子龙拒住
各处险道,果然“一将守关,万夫莫开”。曹真屯兵于斜谷道,不能取胜而回。孙权知了此
信,乃谓文武曰:“陆伯言真神算也。孤苦妄动,又结怨于西蜀矣。”忽报西蜀遣邓芝到。
张昭曰:“此又是诸葛亮退兵之计,遣邓芝为说客也。”权曰:“当何以答之?”昭曰:
“先于殿前立一大鼎,贮油数百斤,下用炭烧。待其油沸,可选身长面大武士一千人,各执
刀在手,从宫门前直摆至殿上,却唤芝入见。休等此人开言下说词,责以郦食其说齐故事,
效此例烹之,看其人如何对答。”
权从其言,遂立油鼎,命武士立于左右,各执军器,召邓芝入。芝整衣冠而入。行至宫
门前,只见两行武士,威风凛凛,各持钢刀、大斧、长戟、短剑,直列至殿上。芝晓其意,
并无惧色,昂然而行。至殿前,又见鼎镬内热油正沸。左右武士以目视之,芝但微微而笑。
近臣引至帘前,邓芝长揖不拜。权令卷起珠帘,大喝曰:“何不拜!”芝昂然而答曰:“上
国天使,不拜小邦之主。”权大怒曰:“汝不自料,欲掉三寸之舌,效郦生说齐乎!可速入
油鼎。”芝大笑曰:“人皆言东吴多贤,谁想惧一儒生!”权转怒曰:“孤何惧尔一匹夫
耶?”芝曰:“既不惧邓伯苗,何愁来说汝等也?”权曰:“尔欲为诸葛亮作说客,来说孤
绝魏向蜀,是否?”芝曰:“吾乃蜀中一儒生,特为吴国利害而来。乃设兵陈鼎,以拒一
使,何其*量之不能容物耶!”权闻言惶愧,即叱退武士,命芝上殿,赐坐而问曰:“吴、
魏之利害若何?愿先生教我。”芝曰:“大王欲与蜀和,还是欲与魏和?”权曰:“孤正欲
与蜀主讲和;但恐蜀主年轻识浅,不能全始全终耳。”芝曰:“大王乃命世之英豪,诸葛亮
亦一时之俊杰;蜀有山川之险,吴有三江之固:若二国连和,共为*齿,进则可以兼吞天
下,退则可以鼎足而立。今大王若委贽称臣于魏,魏必望大王朝觐,求太子以为内侍;如其
不从,则兴兵来攻,蜀亦顺流而进取:如此则江南之地,不复为大王有矣。若大王以愚言为
不然,愚将就死于大王之前,以绝说客之名也。”言讫,撩衣下殿,望油鼎中便跳。权急命
止之,请入后殿,以上宾之礼相待。权曰:“先生之言,正合孤意。孤今欲与蜀主连和,先
生肯为我介绍乎!”芝曰:“适欲烹小臣者,乃大王也;今欲使小臣者,亦大王也。大王犹
自狐疑未定,安能取信于人?”权曰:“孤意已决,先生勿疑。”
于是吴王留住邓芝,集多官问曰:“孤掌江南八十一州,更有荆楚之地,反不如西蜀偏
僻之处也。蜀有邓芝,不辱其主;吴并无一人入蜀,以达孤意。”忽一人出班奏曰:“臣愿
为使。”众视之,乃吴郡吴人,姓张,名温,字惠恕,现为中郎将。权曰:“恐卿到蜀见诸
葛亮,不能达孤之情。”温曰:“孔明亦人耳,臣何畏彼哉?”权大喜,重赏张温,使同邓
芝入川通好。却说孔明自邓芝去后,奏后主曰:“邓芝此去,其事必成。吴地多贤,定有人
来答礼。陛下当礼貌之,令彼回吴,以通盟好。吴若通和,魏必不敢加兵于蜀矣。吴、魏宁
靖,臣当征南,平定蛮方,然后图魏。魏削则东吴亦不能久存,可以复一统之基业也。”后
主然之。
却说蜀汉辅国大将军董厥,听说魏军兵分十多路犯境,就带领两万军兵守把住了剑阁。这天看到前方尘头大起,怀疑是魏军到来,急忙领兵紧守关口。
董厥亲自到军前察看,发现却是姜维、廖化、张翼等人。董厥大喜,接他们到关上,叙礼完毕后哭诉了刘禅和黄皓的事情。姜维安慰道:“董将军不要担忧。有我姜维在一天,肯定不能容忍魏军前来吞并大汉。我们暂且守住剑阁,徐图退敌之计。”董厥说:“这个关口虽然可以守把,怎奈成都朝中无人。倘若遭到敌人**,就会土崩瓦解。”姜维说:“成都山险地峻,并不好攻取,不必担忧。”
正说话之间,忽然有人报告,说诸葛绪领兵杀到关下,姜维大怒,带领五千军兵杀下关去,直冲到魏军阵中,左冲右突,杀得诸葛绪大败退走,退后数十里扎下大寨,魏军死伤无数。蜀军抢到了许多马匹器械,然后收兵回关。
却说钟会离剑阁二十多里扎下大寨,诸葛绪前来请罪。钟会大怒说道:“我命令你守把阴平桥头,切断姜维归路,怎么丢失了?现在又不经我允许擅自进兵,导致大败!”诸葛绪说:“姜维诡计多端,诈取雍州,我担心雍州丢失,就回兵去救,姜维乘机逃脱。我为将功折罪又追赶到关下,不想被他所败。”钟会大怒,喝令左右推出斩首。
监军卫瓘说:“诸葛绪虽然**,他却是邓艾都督手下的人。如果将军将他斩杀,那么会伤了和气。”钟会说:“我奉天子明诏、晋公钧命特地前来伐蜀。就是邓艾**,我也要按令斩杀!”众将*力劝阻,钟会命人把诸葛绪用槛车载押到洛阳,任由司马昭发落,把诸葛绪所带领的军兵,全都收在部下归自己调遣。
有人报告给邓艾。邓艾大怒说道:“我和他官品一样,何况我久镇边疆,对**多有功劳,他怎么这样妄自尊大!”邓忠劝说道:“小不忍则乱大谋,父亲您如果与他不睦,必定贻误**大事,希望父亲暂且忍耐。”邓艾觉得说得有道理,但仍然心中愤怒,便带领十多名骑兵去见钟会。
钟会听说邓艾来到,便问左右:“邓艾带了多少军马前来?”左右回答说:“只有十多名骑兵。”钟会命令帐上帐下排列武士数百人。邓艾下马进入相见,钟会接到帐中叙礼完毕。邓艾看到军容整肃,心中很是不安,于是就说道:“士季将军攻占了汉中,这是朝廷大幸,应当早早定策攻取剑阁。”钟会说:“士载将军什么意见?”
邓艾再三推辞说自己无能,钟会再三询问,邓艾答道:“依照我的愚见,可以带领一支军兵从阴平小路出汉中直取德阳亭,用奇兵攻取成都,姜维必定撤军去救,将军就可以乘虚直取剑阁,可以大获成功。”钟会大喜说道:“将军这条计策很妙!将军马上领兵前往,我在这里专候捷音!”两人饮酒后分别。
钟会回帐对众将说:“人们都说邓艾有些军事才能。今天一看,却是一名庸才!”众将询问其中缘故。钟会说:“阴平小路都是高山峻岭,如果蜀军派上百多人守把住险要之处,切断其归路,那么邓艾的军兵都会被饿死。我只从正道进兵,蜀地怎会不破!”传令设置云梯炮架,全力攻打剑阁。
却说邓艾出辕门上马后,回顾随从问:“钟会对待我怎样?”随从们说:“我们观察他的态度,其实不把将军的话当回事,只是随口应付。”邓艾笑道:“他料定我不能攻取成都,我偏要前去攻取!”
邓艾回到本寨,师纂、邓忠一班将士接出来问:“今天和钟会相见有什么高论?”邓艾说:“我把心中实话告诉了他,他却把我当作庸才。他现在已经攻占了汉中,自以为是莫大之功。如果不是我在沓中缠住了姜维,他凭什么能够轻易成功!我现在如果攻取了成都,那功劳远远胜过攻取汉中!”
邓艾当夜下令,点起全部兵马奔阴平小路进军,离剑阁七百里处扎下大寨。有人报告钟会:“邓艾真要去攻取成都了。”钟会大笑邓艾行事不明智。
却说邓艾一面写密信派遣使者驰报司马昭,一面聚集众将在帐下问:“我现在想乘虚去攻取成都,和你们一起立不下朽功名,你们都愿意跟从吗?”众将齐声应道:“我们都愿意遵守军令,万死不辞!”邓艾先派邓忠带领五千名精兵,不穿铠甲,各持斧凿器具,凡遇到峻危之处凿山开路,搭造桥阁,以方便后军行进。邓艾亲自挑选精兵三万,各带干粮绳索进发。约摸行进一百多里后,又留下三千名军兵,就在那里扎寨。再行进一百多里,又留下三千名军兵扎寨。
这年十月,邓艾从阴平进兵,穿越巅峰峡谷之中,一共行军二十多天,前进七百多里,都是无人之地。魏军沿途扎下了数个营寨,*后只剩下两千人马。前面来到一座山岭,名叫摩天岭,战马再也不能行进。邓艾步行上岭,正看到邓忠和开路壮士都在哭泣,邓艾询问其中缘故。
邓忠报告说:“这岭西面都是峻壁巅崖,不能开凿,白白浪废了前番辛劳,所以哭泣。”邓艾说:“我军到了这里,已经行进了七百多里,过去这里便是江油城,怎么能够再退回?”
邓艾召唤众军将说:“不入虎*,焉得虎子?我和你们来到这里,如果能够取得成功,共享富贵。”众军将都齐声响应道:“我们愿意听从将军命令。”
邓艾命令先把军器扔了下去。邓艾自己拿来毛毡裹好身体,先滚了下去。副将有毛毡的也都裹身滚下,没有毛毡的都用绳索束腰,攀木挂树,鱼贯前进。邓艾、邓忠和两千名军兵都越过了摩天岭。正在整顿衣甲器械前行时,忽然看到道旁有一石碑,上面刻着:“丞相诸葛武侯题”。其文中说:“二火初兴,有人越此。二士争衡,不久自死。”邓艾看完后大惊,慌忙对着石碑叩拜道:“武侯真是神人!邓艾不能拜你为师,是平生的大不幸!”后人有诗赞叹道:
却说邓艾暗渡阴平,领兵行进时,又看到有一座大空寨子。左右报告:“听说武侯在时,曾拨付一千军兵守把这里,现在已经被蜀主刘禅废掉了。”邓艾惊惧不已,对众人说:“如果真是这样,我们这些人都会有来路无归路了!前面江油城中粮食足备,大家前进可活,后退即死,必须全力攻打。”众军齐声答应道:“我们愿意死战!”邓艾在前面步行,带领着这两千多人,连夜倍道来抢攻江油城。
却说江油城守将名叫马邈,听说东川已经丢失,虽然作了准备,只是提防着大路,又依仗着姜维全师守把剑阁关,对军情不以为然。这天操练人马回家,和妻子李氏围着火炉饮酒。他妻子问:“听说边关军情紧急,而将军面无忧色,这是为什么?”马邈说:“大事自有姜维将军来掌握,管我在后方的什么事情?”他妻子说:“虽然是这样,将军所守卫的城池,却不可谓不重。”马邈说:“天子听信黄皓之言,沉溺于酒色,我料定祸事不远。魏军真要来到,还是投降为上策,有什么可担忧的?”他妻子大怒,把唾沫吐到马邈脸上说:“你身为男子,怀不忠不义之心,白白享受**爵禄,我有什么面目和你相见!”马邈满面羞惭无话。
忽然家人慌张进来报告说:“魏将邓艾不知道从哪里钻了出来,带领着两千多人,一拥杀到城边了!”马邈听完大惊,慌忙出城投降,拜伏在邓艾马前,哭着求告说:“我早就有归降之心,现在愿意招安城中居民和本部人马。”邓艾接纳马邈投降,收集江油军马在部下调遣,立即派马邈作为向导官。忽然有人报告说马邈的夫人自缢身死。邓艾问其中缘故,马邈把实情报告。邓艾感念其贤良,令人厚礼安葬,亲自祭祀,魏军听说后无不嗟叹。后人有诗赞叹道:
邓艾攻取了江油城,迎接阴平小路军兵都到江油聚集,然后来攻取涪城。部将田续说:“我军涉险前来,很是疲劳,应该先休息几天,然后进兵。”邓艾大怒说道:“兵贵神速,你敢乱我军心!”喝令左右推出斩首,众将苦苦求情才免死罪。邓艾驱兵来到涪城,城中官吏军民怀疑是神兵天降,不战而降。
蜀军飞报到成都。刘禅听说后,慌忙召来黄皓询问。黄皓奏报:“这些肯定都是诈传,神人怎么能误导陛下。”刘禅又派人去找神婆时,神婆却早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这时远近告急表文像雪片一样飞来,往来使者络绎不绝。刘禅设朝商议,众**面面相觑,没有一人说话。*后郤正出班奏报说:“事情危急,陛下可以宣召武侯的儿子来商议退兵之策。”原来诸葛亮的儿子名叫诸葛瞻,字思远。他的母亲是黄承彦的女儿。他母亲相貌十分陋,却有奇才,上通天文,下察地理,韬略遁甲诸书无所不晓。诸葛亮在南阳时听说其贤名,托人求为妻室。对诸葛亮的学问,夫人很有帮助。诸葛亮去世后,夫人遵循诸葛亮的遗教,用忠孝之义勉励诸葛瞻。诸葛瞻自幼聪明伶俐,成年后娶了刘禅的女儿为妻,官至驸马都尉,后来承袭父亲的武乡侯爵位,景耀四年升至行军护卫将军。因为黄皓弄权,所以一直托病不出。
当下刘禅听从郤正建议,立即连发三道诏书,宣召诸葛瞻来到殿下。刘禅哭诉说:“邓艾军兵已杀到涪城,成都危在旦夕。卿家要看在先君面上,救朕的*命!”诸葛瞻也哭奏说:“臣父子蒙先帝厚恩、陛下殊遇,虽然*脑涂地,也不能报答一二。愿请陛下尽发成都之兵,让臣领兵前去决一死战。”刘禅立即拨付成都兵将七万人给诸葛瞻。
诸葛瞻拜辞了刘禅,整顿军马,聚集众将问:“谁敢作为先锋?”话音未落,有一少年将军出列说:“父亲既然掌握军权,儿我愿意作为先锋。”众人一看,说话的是诸葛瞻的长子诸葛尚。诸葛尚这年十九岁,*览兵书,精习武艺。诸葛瞻大喜,就任命诸葛尚为先锋。这天,大军离开成都,前去迎击魏军。
却说邓艾得到了马邈所献的地理图本,写清楚了涪城到成都三百六十里山川道路,阔狭险峻,全部罗列分明。邓艾看完后大惊说道:“我们如果只守卫涪城,倘若被蜀军占据了前山,那怎么能够守把得住?如果拖延时间长了,姜维军兵来到,我军就很危险了。”马上召唤师纂和邓忠吩咐说:“你们带领一支军兵连夜直奔绵竹,以拒敌蜀军。我随后赶到,千万不要怠缓。如果让他们先占据了险要之处,定要先斩你们!”
师纂和邓忠两人领兵将要到锦竹时,正好遭遇蜀军,两军各自布成阵式。师纂、邓忠两人勒马在门旗之下,看到蜀军列成八卦阵式。三通鼓响完后,门旗两分,数十员将军簇拥着一辆四轮车,车上端坐一人,纶巾羽扇,鹤氅方裾,车旁展开一面黄旗,上书“汉丞相诸葛武侯”。吓得师纂、邓忠两人汗流遍身,回顾军士说:“原来诸葛亮还活着,我们都要完了!”急忙勒兵退回时,蜀军掩杀将来,魏军大败退走。蜀军掩杀二十多里,遇到邓艾援兵接应,两家各自收兵回营。
邓艾升帐而坐,唤来师纂和邓忠责备说:“你们两人不战而退,什么原因?”邓忠说:“我们看到蜀阵中诸葛亮领兵,因此退回。”邓艾大怒说道:“就是诸葛亮重生,我有什么害怕的!你们轻易退兵,导致兵败,应当立斩以正军法!”
众将苦劝,邓艾这才息怒。令人打探,回报说是诸葛亮的儿诸葛瞻为大将,诸葛瞻的儿子诸葛尚为先锋,车上坐的是木刻的诸葛亮遗像。
邓艾听说后对师纂、邓忠说:“成败之机在此一举。你们两人如果再战不胜,必定斩首!”师纂、邓忠两人又带领一万军兵去迎战。诸葛尚匹马单枪,抖擞精神,战退了两人。诸葛瞻指挥军兵直冲入魏军阵中,左冲右突,往来冲杀有数十次,魏军大败,死伤不计其数,师纂、邓忠中伤逃回。诸葛瞻驱动军马随后掩杀二十多里,扎营拒敌。
师纂和邓忠两人回去见邓艾,邓艾看到两人全都受伤,也没有再责罚。和众将商议道:“蜀国有诸葛瞻继承父志,两次杀退我一万多人马,这时如果不速速攻破,我军必陷。”监军丘本说:“为什么不写上一封书信前去*降?”邓艾采纳丘本之计,于是写下一封书信,派人送到蜀寨中。
守门将领来人到帐下,呈上邓艾书信,诸葛瞻拆封观看,信中说:
诸葛瞻看完后勃然大怒,扯碎书信,喝令武士立斩来使,命令随从带着首级回魏营去见邓艾。邓艾大怒,立即就要出战。丘本劝谏说:“将军不要轻出,我们应当用奇兵胜他。”邓艾采纳其计,命令天水太守王颀、陇西太守牵弘,埋伏两支军兵在后面,邓艾亲自领兵出战。
这时诸葛瞻正想搦战,忽然有人报告邓艾领兵杀到。诸葛瞻大怒,立即领兵杀出,直杀入魏阵中。邓艾败退,诸葛瞻随后掩杀追击。忽然两下里伏兵杀出,蜀军大败,退入绵竹城中。邓艾下令四面围攻,魏军一起呐喊,把绵竹围的像铁桶一样。
诸葛瞻在城中看到形势危急,就命令彭和带上书信杀出,前往东吴求救,彭和见到了孙休后呈上告急文书。孙休看了后和群臣商议说:“既然我们的同盟蜀国危急,我怎么能坐视不救。”立即下令派丁奉为主帅,丁封、孙异为副将,率兵五万前往救援蜀国。丁奉领旨出师后,分拨丁封、孙异领兵两万向沔中进发,亲自率军三万向寿春前进,分兵三路前去救援。
却说诸葛瞻看到救兵不到,就对众将说:“久守不是良策。”就留下诸葛尚和尚书张遵守卫城池,诸葛瞻披挂上马,带领三军大开城门杀出。邓艾看到蜀军出城,便往后撤退。诸葛瞻奋力**,忽然间一声炮响,四面合兵把诸葛瞻困在中心。诸葛瞻领兵左冲右突,**数百人。邓艾命令众军兵放箭射击,蜀军四散奔逃。诸葛瞻中箭落马,大叫道:“我力已竭,应当以一死报国!”说完拔剑自刎而死。
诸葛尚在城上看到父亲死在军中,勃然大怒,也披挂上马。张遵劝阻说:“小将军不要轻出。”诸葛尚长叹道:“我们诸葛家几世蒙**厚恩,现在我父亲已经在阵前身亡,我还有什么理由*生!”随后策马杀出,*后战死在阵中。后人有诗赞诸葛瞻、尚父子道:
邓艾怜惜其忠义,将他们父子合葬,然后乘虚攻打绵竹。张遵、黄崇、李球三人各自带领一支军兵杀出,怎奈蜀军寡不敌众,三人全部战死。邓艾攻占了绵竹,慰劳三军完毕,领兵进攻成都。
黄其军
2018年11月19日作于苏州(古历十月十二)
白话《三国演义》**百一十六回
白话《三国演义》**百一十五回
白话《三国演义》**百一十四回
白话《三国演义》**百一十三回
白话《三国演义》**百一十二回
其晓大雾,雾散,袁绍在界桥南二十里,公孙瓒在北,旌帜相望。 张郃执戟从绍,指北军白纛云绍:“骑白马者,瓒也。”时绍金甲锦袍、按槊而望,但见光辉天地,如雾未散,问:“岂北鄙多白马耶?”沮授为监军,白绍:“瓒好白马,屡乘以破虏,虏呼为‘白马将军’。故选精锐三千,尽乘白马,号‘白马义从’,以实禁卫也。” 绍笑曰:“彼有‘白马义从’,某有‘大戟士’,安惧哉?”呼郃:“隽乂,盍为吾破之!”郃自张望不言
”将军印“的作用是延长一倍”援军令“的持续时间(即魏延的出站时间会获得延长),同时”将军印“还可以提供一个零点几秒的无敌时间。 ”史记残页“的作用一直以来具有很大的争议,至少就目前三国战纪游戏界内是一致认为是未完成的道具,也就是游戏设计师在设计这个道具还未定义其作用就连忙公测上线了,就是说没有特定的功能。 ”将军印“和”史记残页“的获取方式在游戏中是固定的,分别来自于夏侯渊和张辽。 扩展资料
三国立志传3曹操传游戏小贴士 一、常识篇 游戏无法手动存档,自动存档在**后执行,包括战斗、学习、工作、购物等。 关卡不会**消失,若发现无法赢得胜利,可读取记录,关卡会再次出现。 升级时,不同人物在不同属*上的加点,效果不同。张飞力量加点特别有效,孔明灵感加点效果更佳。 力量和敏捷决定攻击方式,敏捷高于力量时,远程攻击有加成;力量高时,近战攻击效果更好。 力量是*关键的属*,穿装备主要靠力量
三国立志传3曹操传游戏小贴士 一、常识篇 游戏无法手动存档,自动存档在**后执行,包括战斗、学习、工作、购物等。 关卡不会**消失,若发现无法赢得胜利,可读取记录,关卡会再次出现。 升级时,不同人物在不同属*上的加点,效果不同。张飞力量加点特别有效,孔明灵感加点效果更佳。 力量和敏捷决定攻击方式,敏捷高于力量时,远程攻击有加成;力量高时,近战攻击效果更好。 力量是*关键的属*,穿装备主要靠力量
《三国立志传3》全流程攻略大全: 一、游戏开始与初步建设 选择势力:游戏初期,玩家需选择势力,每个势力拥有**的特点和优势,根据个人喜好和游戏策略进行选择。初步建设:进入游戏后,需合理布置资源,建设城池,提升**实力。注意资源的分配和利用,确保城池的防御和**的战斗力。二、征战四方与资源占领 征战策略:在征战过程中,需根据敌我实力对比,选择合适的战术和兵种搭配。注意地形和天气对战斗的影响
三国策略游戏推荐有:《真三国录》、《攻城三国志》、《荣耀新三国》、《神将三国》、《三国战争》等。 1、《真三国录》 游戏的故事发生在军阀混战的东汉末年,很多诸侯都在互相争斗,玩家也要扮演一代诸侯,在东汉末年自立门户,可以花元宝**一些厉害的三国将军,让这些将军们跟自己到处攻城掠地,抢夺其他诸侯们的城池。 2、《攻城三国志》 在这款游戏中玩家也是三国中的枭雄之一,首先要巩固自己的领地
《赤壁之战》熊猫出品,老游戏一个,当时我还一度把它和前导的《赤壁》搞混,游戏\x0d\x0a的卖点在于不错的剧情。\x0d\x0a\x0d\x0a《龙腾三国》智冠出品,这两天为了写这篇历代记专门下载下来试了试,以当年的眼光\x0d\x0a来看,确实是一款精品。本游戏其实是RPG+SLG的游戏,但为了归类方便
三国策略手游排行为《三国志·战略版》、《正统三国》、《神将三国》、《荣耀新三国》、《真三国录》、《乱世王者》。 1、《三国志·战略版》 这是一款非常好玩的以三国历史为背景的战略手游,游戏将真实的战争规则使用到游戏中,武将可以带领士兵去各种不同的地形、使用各种计策来击败对手。游戏中的武将人物设计还考究了历史的肖像,根据肖像设计了游戏中的各种武将,给玩家带来*真实的三国战争体验。 2、《正统三国》
三国游戏排行榜前十名有如下: 1、《三国群英传7》 《三国群英传VII》是寰宇之星策划的即时战略单机游戏,百万不朽名作三国群英传系列,堂堂迈入第七代的**。系列作中大受好评的千人战,本作将以更新颖、华丽的武将技能以及更白热化的战斗,为玩家呈现出各种气势万千的三国战场。 2、《三国志13》 《三国志13》游戏以辽阔的中国大陆为舞台,众多英雄人物都以扩大己方势力为目标,营造出前所未有的“动感”
谈到游戏类型,策略游戏的节奏和策略一直受到一些玩家的推崇,其对玩家的脑力和临场反应能力都提出较高的要求,与此相对应的获得的成就感也更强。而如果你正在打算尝试策略游戏,那么我果断推荐你入手这款由真好玩(9SPLAY)**的手游《吞食天地3:放置版》;如果你是策略类游戏的老玩家,这款游戏丰富的角色技能和战略搭配,也会让你目不暇接。 《吞食天地3:放置版》是一款三国题材的集角色扮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