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败淘汰制
当16人参与竞赛时,可以采用一种创新的双败淘汰赛制,其**之处在于紧凑的流程设计。通常的双败淘汰赛制中,选手赢得两场即直接晋级下一轮。然而,特殊的双败淘汰赛制打破了这个常规,除了胜者组的*后一场没有轮空环节。 按照这种赛制,比赛进程如下: **轮:16人进行对决,一半人(8人)进入胜者组,另一半进入败者组。 第二轮:胜者组和败者组分别进行较量,胜者组中的赢家继续留队,败者组的赢家进入败者组
当16人参与竞赛时,可以采用一种创新的双败淘汰赛制,其**之处在于紧凑的流程设计。通常的双败淘汰赛制中,选手赢得两场即直接晋级下一轮。然而,特殊的双败淘汰赛制打破了这个常规,除了胜者组的*后一场没有轮空环节。
按照这种赛制,比赛进程如下:
**轮:16人进行对决,一半人(8人)进入胜者组,另一半进入败者组。
第二轮:胜者组和败者组分别进行较量,胜者组中的赢家继续留队,败者组的赢家进入败者组,加上败者组新胜出的4人,共计8人进入败者组,败者组的失败者则被淘汰。
第三轮:同样的过程在两个组别中重复,胜者组的赢家进入胜者组,败者组的赢家则加入败者组,*终败者组剩下6人,负者被淘汰。
第四轮:再一轮对决后,胜者组的赢家和败者组的赢家各留一人,加上败者组新胜出的3人,共4人继续在败者组,负者被淘汰。
第五轮:胜者组暂时休息,败者组的4人进行两两比赛,胜者继续留在败者组,负者则被淘汰,获得季军头衔。
第六轮:胜者组继续轮空,败者组仅剩的2人进行对决,胜者晋级,负者结束比赛,获得亚军。
第七轮:*后,胜者组的剩余选手与第六轮的胜者进行一场决战,以决出冠军和亚军。这个新颖的赛制虽然富有挑战*,但还未在正式体育赛事中普及,仅为一种参考模式。
扩展资料
双败淘汰制,即一支队伍失败两场被淘汰出*,直到*后剩下一支队伍夺得冠军。即战队抽签后两两交战,胜者继续留在胜者组,败者则掉入败者组。在败者组一旦失败即被淘汰,*后由胜者组和败者组的冠军决出总冠军。
与普通的淘汰制输给一个对手即被淘汰不同,参赛者只有输给两个对手才被淘汰。
双败淘汰制的比赛一般分胜者组与败者组。在**轮比赛后,获胜者编入胜者组,失败者编入败者组。之后的每一轮,胜者组的失利队伍降入败者组,在败者组中失利的队伍被淘汰。与普通单败淘汰制类似,一般双败淘汰制也有2的次方数(如4、8、16)参赛者,以保证每一轮都有偶数名参赛者。
1、**个阶段,由当前败者组中的幸存者相互对阵,负者被淘汰,胜者进入第二个阶段;
2、第二个阶段,由**阶段中败者组的胜者对阵刚刚在本轮由胜者组中淘汰下来的选手。
在胜者组**名与败者组**名*后决赛时,又有两种可能:有些比赛规定任何一方胜利即获得*终的冠军;而有些比赛规定如果败者组**名获胜,因为二者总成绩均为一败,还需要加赛一场决出*终的冠军,这种赛制又称作完全双败淘汰制。
缺点
1、双败淘汰制的比赛场次比单败淘汰制大大增加。由于参赛者失败2场才会被淘汰,对于有N名参赛者的比赛,需要2*N-1(或者2*N-2,如果胜者组**名从未败北)场比赛才能决出冠军。
2、胜者组**名有可能只在*后决赛时输掉一场,却输掉冠军,但一般认为由于胜者组**名比败者组**名要少赛几场,相当于轮空几轮,所以这个结果还是可以接受的。一种弥补的方案就是上面提到的完全双败淘汰,再加赛一场决定冠军。
3、双败淘汰制相对比较复杂,对初次参赛的选手可能难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