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贺流 甲贺流与伊贺流区别
1、伊贺流三上忍是三个家族:服部氏、百地氏和藤林氏。 2、在伊贺,有一座行基开设的叫“伊贺四十九院”的寺院。这里以供奉着弥勒菩萨的本堂为中心,周围围着四十九间山伏房。这里从建立开始,就教授给一般平民各种武术(忍术)。到了平安时代末期,藤原千方、熊坂长范、伊势三郎义盛,和被称为"烟幕之末"的异能集团也加入了他们,势力更盛。而伊贺流忍术的始祖——服部平左卫门家长也登上了历史舞台。 3
1、伊达政宗(だてまさむね)(1567年—1636)伊达氏第十七代家督,安土桃山时代奥羽地方**大名,江户时代仙台藩始祖,人称“*眼龙政宗”。幼名梵天丸,元服后字藤次郎。其名政宗(与九代家督政宗同名,九代家督政宗有中兴之祖之称)即意味能达成霸业。小时候因为罹患疱疮(天花),而右眼失明,人称"*眼龙"。
2、时代从战国时**始到江戸时代前期
3、诞生永禄10年8月3日(1567年9月5日)
4、死亡寛永13年5月24日(1636年6月27日)
5、别名藤次郎(俗称)、羽柴伊达侍从、松平陆奥守
6、氏族藤原姓藤原北家山荫流伊达氏族
7、政宗的母亲是当时奥州的强势大名*上义守的女儿*上义姬,是*上义光的妹妹。当时伊达家有意与*上家联姻,派有反叛之心的中野宗时做使者到*上家提亲。中野宗时与*上义守和*上义姬密谋,假意义姬已暗恋辉宗数年,同意联姻,等与辉宗生下一子后,下了辉宗带着儿子回到*上家的山形城。两人成亲后,在龟冈文殊堂(东置赐郡)度蜜月时,晚上义姬梦到*眼神僧万海上人希望转世,因为这个吉瑞之梦而**。
8、*上、伊达两家联姻后的第三年,也即永禄十年(1567年)八月三日,义姬生下一个男孩,小名梵天丸,元服后取大名为藤次郎政宗——这是伊达家的第二位政宗。就在他诞生后数日,织田信长攻克稻叶山城,灭亡了美浓斋藤氏,两相对照,这个孩子实在诞生得太晚了——但也许要怪他自己,在乱世终结时,却不合时宜地*具在乱世中才需要存有的能力和野心……
9、伊达政宗五岁的时候,也即织田信长火烧圣山比睿,纵横京畿的那一年,他突发疱疮,导致右目失明,“*眼龙”的名号,就从此而来。但也有一种完全不靠谱的传说,说他其实并未失明,故意遮上一只眼睛,是为了凝聚视线,观望天下。就象传说中宋初*眼大将郑恩是好眼观阳世、坏眼观阴世一样,这种为尊者讳的流言,实在可笑到了*点。
10、且说天正五年(1577年),虚岁十一的伊达政宗元服了,当年,祖父晴宗去世。两年后,政宗娶了三春城主田村清显的**爱姬为妻,这桩婚姻,恐怕是其父辉宗在位时**高明的外交策略了吧。
11、伊达政宗十五岁的时候初阵,到了十八岁,辉宗突然宣布退位,而让政宗继承伊达家业。考究年富力强的辉宗让位幼子的原因,恐怕并非是俗谓的“慧眼识英才”,而是因为其妻“鬼姬”并不喜欢政宗,却偏爱次子小次郎,屡次设谋想更改嗣子的缘故吧。辉宗知道,如果兄弟、母子相争,如果改变立嗣决定,势必引发家中大乱,既然自己无力约束义姬,*好的应对之策,就是趁尚未老朽的时候先确立政宗的家督身份。自己虽称隐居,实际作为新家督的坚强后盾,则义姬必不敢妄动,这样过个几年,等政宗培植好了自己的势力,获取了家中的人心,即便老子死去,也无人可以动摇儿子的地位了。
12、况且,在当时的武将们看来,别管年龄大小,只要已经元服,且经过初阵,男孩子就已经成长为一个大人了,可以把重担交付到他的肩膀上。
13、伊达政宗继任家督时隔不久,就发生了一桩恶*的反叛**。小滨城主大内定纲,虽是名门多多良氏流大内氏的后裔,但在奥州,不过小小一个国人领主,靠着下克上才成为一方豪族的。这样芝麻丁点儿的势力,在芦名氏和伊达氏之间来回摇摆,也就很正常了。不幸的是,定纲甚得伊达辉宗的信任,而他却辜负了这种信任,一边名义上臣服伊达氏,一边暗地里投靠芦名氏。初继位的政宗当然不能允许类似**发生,更需要以此为契机,**立威,于是亲统大军,讨伐小滨城。
14、天正十三年(1585年)八月,伊达政宗攻克了大内氏的小手森城,将笼城兵卒及其家眷八百余人,不分男女老幼全数**干净。大内定纲*胆俱裂,放弃小滨城,逃往芦名氏的领地。
15、这位大内定纲后来通过伊达政宗的重臣片仓景纲联络,再度复归伊达氏,并且成为政宗家臣团中忠心耿耿的一员,按下不表。且说他有一个好友,乃是二本松城主畠山义继,真正的幕府分支,奥州名门。义继非常讲义气,前此响应了大内氏的反伊达氏行动,因此也遭到政宗的攻击。义继卑躬屈膝,向隐居的伊达辉宗求情,才终于被放过一马。
16、可是,大概被小手森城的血案刺激得寝食难安,畠山(二本松)义继一直对伊达政宗怀有刻骨仇恨。数月后,他带着一批家臣来向辉宗致谢,却趁此就宴会上劫持了辉宗,准备捉去二本松城,要挟政宗吐还侵夺自己和大内氏的领地——颇有些中国春秋时期劫持齐桓公的曹沫的气概。
17、在米泽城外,伊达追兵赶上了畠山义继一行人,双方展开激战。据说,当时义继用短刀顶着辉宗的脖子,辉宗于是大叫:“不要顾虑,向我发炮!”铁炮鸣响,一枚**先穿过辉宗的身体,又要了义继的*命,两人同归于尽。
18、父亲之死,使伊达政宗怒发如狂,或者说必须表现得怒发如狂,他不顾当时外交态势不利于己,辉宗去世后才七天,就贸然发兵一万三千,讨伐二本松畠山氏。佐竹、芦名等势力应援二本松,联军三万,于当年十一月十七日,在阿武隈川边与伊达军展开大战——这就是**的“人取桥合战”。
19、伊达政宗以少敌多,打得很不顺手,一度濒临全军崩溃的边缘,老将鬼庭左月良直战死,他自己也险些被擒。但是,激战竟日,终于迎来了夜晚,佐竹军因为听到“水户氏准备进攻佐竹领”的传闻,同时担任军师职务的佐竹义政被家仆暗杀,而主动撤退,脱离战场。联军因此崩溃,伊达方将领片仓景纲、伊达成实等趁机于后追赶,斩获颇丰。
20、伊达政宗*为依赖的重臣就是上述的片仓景纲和伊达成实。伊达成实通称藤五郎,是稙宗子实元之子,按辈分算政宗的叔父,但其实比政宗还要小一岁。他是政宗的左右臂膀,也是武勇威震奥羽的名将,但在此后的1595年,却因为无法确定的原因而离开伊达家,出奔高野山。此后成实曾一度出仕德川家康,上杉景胜也想以五万石的待遇**他,但遭到拒绝。政宗愤恨成实的出奔,发兵讨伐成实治下的角田城,成实的妻儿被迫**。
21、但在出奔五年后,通过片仓景纲和留守政景等人的斡旋,伊达成实又回归伊达家,并且竭尽忠诚,直到七十九岁高龄去世。他晚年曾受邀前往德川幕府,担任“战话”的讲师,还完成后世藉以研究奥州伊达氏的重要史料《成实记》。成实的盔饰,据说是毛虫的前立,以宣示“绝不后退”的信念。
22、片仓景纲则通称小十郎,后世称其与上杉家的直江兼续并为“天下二大陪臣”。景纲本是米泽八幡神社的神职人员,家系不明,受伊达辉宗的重臣远藤基信推举,成为幼年伊达政宗的侍卫,而他的姐姐(一说母亲)於喜多则是政宗的*母,政宗因此以兄事之,对他言听计从。传说,政宗幼年时罹患疱疮,右目失明并且鼓出,非常丑陋,打击了他的自尊心,景纲因此挥起小刀,一刀割去政宗右目,并教导政宗要振作起来。人取桥之战,片仓景纲在*危急的时候,大呼“我是伊达政宗”,吸引了敌军主力,从而挽救了政宗的*命。
23、人取桥合战以后,政宗接受了教训,开始稳步扩展自己的领土。因为此时丰臣秀吉已成天下人,不日就将关东出阵,因此政宗急欲统一奥州,以准备好与秀吉对战或者谈判的本钱。人取桥合战后的第二年(1586年),他攻克二本松领;第三年(1587年),讨伐内通羽州*上氏的家臣鲇贝宗信,接受大内定纲的归降;随即为了援助**的娘家田村氏,又与相马氏展开激战——可谓马不停蹄。
24、就此顺便说说田村氏。田村氏本出自名将坂上田村麻吕,而战国时代的田村氏,则自称为平氏的后裔,是于南北朝初期过继并继承藤原氏田村苗字的。田村隆显以伊达稙宗之女为正室,而其嫡子清显却娶了相马显稙之女,清显并将自己的女儿爱子又嫁给伊达政宗——田村氏在相马氏和伊达氏两大势力的夹缝中艰难求生,由此可见一斑。
25、伊达政宗的老丈人田村清显,据称乃是豪勇的名将,曾与会津苇名氏同盟,在东白川郡的寺山城击破过北侵的佐竹军。天正十四年(1586年)十月,清显还没来得及指定继承人,就突然暴毙,家中分裂,田村月斋等支持显赖,田村梅雪斋等支持显基,新当主的人选久议不决。伊达政宗遂利用这个大好机会,拉拢月斋,压制梅雪斋与其后台相马夫人(清显的后妻)。*后的结果是,相马夫人退隐到船越城,伊达政宗进入田村氏主城三春,立清显的侄子宗显为新家督。大名田村氏从此失去了自主*,成为伊达氏的属臣。
26、天正三年(1575年),芦名家芦名盛兴病死,其子尚幼,于是还老而不死的盛氏作主,把盛兴的妻子伊达御前改嫁给自己的养子盛隆,并由盛隆继任家督。他的本意,是趁机继续维持和两大诸侯的和平友好关系,一是伊达氏,二是盛隆出身的二阶堂氏。但是,放着大批本家亲戚不照顾(如同族的猪苗代、荒井、富田、针生等氏),却传位给外人,这就种下了家族内乱的苦果。五年后,六十岁的芦名盛氏终于走到了人生的终点,而芦名氏*后的**也开始了——
27、芦名盛氏才死,芦名氏家主盛隆及其子、三岁的龟若丸就被家臣刺杀了,宗家家系断绝。于是,对应不同的继承人选,家族开始分裂,佐竹派推举佐竹义重的次子义广,伊达派推举伊达政宗的幼弟小次郎竺丸,两派争斗不休。*终,佐竹派占了上风,迎来佐竹义广为芦名氏当主,改名为芦名盛重,时年十三岁。
28、伊达政宗对这种结果当然不能满意,他煽动芦名氏家臣**。心慌的芦名盛重急忙跑去参觐丰臣秀吉,为自己找个稳固的靠山,而把家中事务都交给了重臣金上盛备。可是此时,秀吉的宝刀尚未指向关东,遥远的靠山根本不起作用,近在眼前的“*眼龙”伊达政宗可已经开始了他疾风烈火般的奥州统一战。当时,政宗长驱直入,杀到阿武隈川边,芦名军与战大败,盛重只好向亲爹佐竹义重求救。
29、“鬼义重”趁机伸手陆奥,与芦名氏合兵三万,包围了伊达氏的郡山城,而丰臣秀吉也千里迢迢送来了百梃铁炮作为支援。攻防战打得非常激烈,胜负难分,*后因为大名岩城氏的调停才暂时休战。既然提到了,就顺便说说岩城氏。同为平氏后裔的岩城氏,前此一直在伊达氏和苇名氏中间左右摇摆,此战后完全倒向芦名、佐竹一边,导致遭受伊达政宗的猛攻,幸亏时机从天而降,当主岩城常隆匆匆忙忙小田原参阵,才算勉强保住了家系。
30、天正十七年(15***),芦名盛重再度出兵须贺川,正在恶战之时,突然重臣猪苗代盛国谋叛,引导伊达军直插主城黑川。盛重急忙挥兵赶回,六月五日,他在磐梯山的摺上原撞上伊达军,于是展开大战——这就是**的摺上原合战,乃是继人取桥以后,伊达政宗一生中的第二场关键*战役。
31、摺上原合战,参战的芦名军约七千人,伊达军则为五千人,战斗首先在芦名方大将富田将监和刚投顺伊达方的猪苗代盛国之间展开。恶战良久,因为芦名军背着西风朝前猛冲,猪苗代盛国大败后退,伊达方二番队片仓景纲急往支援,依然处于下风。就在危急关头,风向突然反转,东风强烈,吹得芦名军士卒很难睁开双眼,伊达政宗趁机亲率铁炮队于侧面射击,挽回了败*。芦名军中一部分不满主家倒向常陆佐竹氏的部队首先败走,终于导致全面崩溃。
32、此战,芦名氏死伤两千五百人,当主盛重带着十三骑逃回本城会津黑川城,并于十日晚又逃出黑川城,往佐竹氏控制的常陆国遁走。次日,伊达政宗进入黑川城,获得了战役的*后胜利。
33、南陆奥百年强藩芦名氏就此灭亡了,距离丰臣秀吉小田原之阵只差一年,芦名盛重要是多抵抗一阵子,或许还能使家族苟延残喘下去……
34、因为芦名氏的灭亡,触怒了他的总后台丰臣秀吉,于是第二年(1590年),秀吉向上杉和佐竹等东国大名下达了讨伐伊达氏的命令。伊达政宗一方面派使者上京,解释说并无与关白为敌之念,灭亡芦名氏乃是为父**,另方面却暗中联络小田原北条氏,准备先攻破常陆佐竹氏,再谋求更大的发展。
35、但是,虽然有伊达成实等主战派一力撺掇,伊达政宗终于还是认清了丰臣秀吉的价值,并且认为,战则必亡,降则或有机会。然而,因为他在一段时间内,就战降两道犹豫不决,竟然导致了伊达家中的分裂——
36、保春院一直不喜欢长子政宗,却偏爱次子小次郎竺丸,再加上其兄*上义光也将政宗看作眼中钉肉中刺,就更增加了母子、兄弟间的矛盾。*上氏对伊达氏早有吞并之心,但更重要的是,在*上义守和其子义光的争斗中,政宗站在义守一边。义守失败了,一代枭雄*上义光继承了家督之位,便因此深深地痛恨着政宗,暗中撺掇其妹发动政变,废黜政宗一门总领之位。丰臣秀吉的关东攻略,成为保春院和政宗间矛盾激化的导火索。因为政宗的犹豫,保春院认为他定会毁了伊达家,甚至还可能会牵累到舅家*上氏,因此想暗杀政宗,代之以次子竺丸。
37、天正十七年(15***)六月,伊达政宗进入会津黑川城,并准备将居城从米泽移至此处,做出向南大举侵攻的势头。其后,他又臣服了白河、石川、岩城等豪族,灭亡二阶堂氏,势力继续膨胀。十一月,丰臣秀吉发布小田原征伐令。
38、次年为天正十八年(1590年),元月,丰臣秀吉命令奥羽诸侯小田原参阵,想趁着扫*关东的机会,也一举平定东北地区。伊达政宗口头上答应,却一再拖延动身的时间,自然引起保春院的担忧。三、四月间,保春院以送行为名,带着竺丸从米泽城来到黑川城,居住在西馆中。四月五日,政宗来到西馆向母亲辞行,准备次日即动身前往觐见秀吉。
39、据说,从母亲处回来以后,伊达政宗突然**不止,几乎毙命。经过调查,证实是保春院和竺丸在食物中下了*,想要害死政宗。于是政宗以*快的速度**了兄弟,并将母亲送回娘家山形城。如此人伦惨剧,发生得太仓促,处理得也太干脆,总给人带来无尽疑惑。或许是政宗怕自己离开黑川城以后,保春院和竺丸会趁机抢班**,所以才编造个藉口,先下手为强……
40、因为家中分裂而耽搁了行程,伊达政宗迟至五月九日才离开黑川城。此时,关东各地正在激战,他被迫绕道越后、信浓,兜了个大圈子,才在六月五日来到小田原附近的秀吉本阵中。此时,后北条氏河越、江户诸城已降,钵形、八王子等城也即将陷落,胜负大势已定,这时候再来表示恭顺,不嫌太晚了吗?于是丰臣秀吉大怒,准备**政宗,灭亡小田原北条氏后就挥胜利之师北上,完全吞并伊达领。
41、伊达政宗的一生中,有两次身着**之服觐见丰臣秀吉。一次就是在小田原参阵的时候,他以必死的觉悟,再加上通过浅野长政、前田利家等秀吉亲信的斡旋,终于获得了谅解,仅没收其会津三郡聊作薄惩。七月,政宗交出黑川城,回归旧主城米泽。
42、第二次,是在次年,也即天正十九年(1590年)的二月。且说伊达政宗才回到米泽城不久,丰臣秀吉就攻灭后北条氏,开始奥羽领国势力重新分配,剥夺未能及时参阵的大崎、葛西等大名全部领土。是年十月,这些家族的遗臣发动一揆。次年年初,讨伐军总大将蒲生氏乡向秀吉密报,一揆中有人使用政宗的旗帜和指物,并且他还搜获政宗煽动一揆的一封书信。为此,政宗将涂以金箔的磔刑柱置于队列之守,自己再度穿上**的服装,上洛向秀吉申诉,表明自己和这件事丝毫也没有关系。政宗的理由是,虽然那封书信上的笔迹和他的亲笔颇为相似,但是花押完全不同,定是伪造无疑。
43、据说,德川家康对此事的分析和评价是:“大将要在许多文件上描上花押,既然能伪造笔迹,岂有花押完全不似的道理?定是政宗为了事败后便于撇清,故意描了假的花押——他不愧是一位多智的大将啊!”
44、此后,伊达政宗使用与早年间完全不同的阴柔功夫,周旋于丰臣秀吉及其它图谋天下的人们中间。“*眼龙”政宗有统一**之志,却没有扫平**之能,更不用说,他根本就没有获得上天眷顾的时机。时势创造英雄,没有时势的推动,一个人想在乱世中砍出一片光明,完全是不切实际的臆想。而政宗**明之处,大概就在于他终于及时看清了形势,甘居下位,从而得保威名不堕。否则,大概会是北条氏政一般的下场吧。
45、伊达政宗常遗憾地表示自己晚生了二十年,否则就可以和织田信长一较短长,争霸天下。当然,这只是一厢情愿的迷梦而已。政宗不能得到天下,不是因为他的年龄,而是因其所处的环境。偏远贫瘠的奥羽之地,根本不可能憾动天下大*,前此的藤原秀衡不行,后来的奥羽越列藩同盟、虾夷共和国不行,此刻的伊达政宗当然也不行。
46、伊达政宗有一位重臣名叫铃木元信,乃是构筑了伊达家完整财政体系的名臣。据说元信曾认定政宗终将成为天下人,为此拟就了所谓的《伊达幕府条目》,但他在临终前终于认识到梦想无法实现,于是流着泪将这些文件付之一炬。
47、秀吉过世后,政宗又投靠了德川家康,随其参加了会津合战、关原大战,攻下了上杉家的白石城,并预先发现和镇压了奥州一揆起义。战后被家康授予“百万石书状”,由于关原之战所属的德川军取得了胜利,因此政宗的领地得以保留。家康原定政宗成为100万石大名,但是因为被揭发煽动和贺宗亲对南部氏进行一揆,只能由原来57万增封为62万的大名,成为仙台藩藩祖,随后立即筑起仙台城及城下町,当时仙台城仍为山城,在山下设下城下町,仍有统一天下之心(政宗死后改建为平山城)。参与了由德川对丰臣的大坂冬之阵及大坂夏之阵等着名战斗,在夏之阵的道明寺之战与真田信繁部队激战,在天王寺·冈山之战,曾经向我方部队自相残杀使神保相茂部队全灭,需对**作出解释。此外政治方面,更派遣家臣支仓常长到罗马与罗马教廷使节会面,成功在外国进行贸易。亦成功将仙台一带成为经济的重心。。政宗曾遗憾的表示:愿早生二十年,成就信长般的霸业。可惜对于战国时期想有一番作为的政宗,却遭到生不逢时的厄运。宽永五年(1628),政宗开始隐居。宽永十三年(1636)在江户去世,临终前江户幕府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亲自至床边守候。
伊达政宗(1567年—1636)伊达氏第十七代家督,安土桃山时代奥羽地方**大名,江户时代仙台藩始祖,人称“*眼龙政宗”。幼名梵天丸,元服后字藤次郎。其名政宗(与九代家督政宗同名,九代家督政宗有中兴之祖之称)即意味能达成霸业。其母为有“美貌与谋略双全之鬼姬”之称的义姬,父为伊达辉宗。小时候因为罹患疱疮(天花),而右眼失明,人称"*眼龙"。幼年时的政宗得*好的教育,并得日后得力助手片仓小十郎及伊达成实为家臣。1579年与爱姬成婚。1582年初次**作战,与相马氏作战得胜。1584年辉宗退位,政宗继任为伊达家17代家督。1585年父亲伊达辉宗遭到二本松义继**而遇害,同时二本松义纲与佐竹义重的**也开始伊达家进攻,伊达政宗于人取桥将反伊达联军击败。之后伊达政宗又于15***在折上原击败芦名义广。经过折上原等对周边大名的战争后,伊达政宗开创比其父更大的伊达家版图。 1592年,受丰臣秀吉之命领兵三千出兵朝鲜,3月抵达征明(中国当时为明朝)之地名护屋,1595年获批准回**。其后秀吉亡,跟随德川家康,参与大阪冬之阵及大阪夏之阵等**战斗。德川幕府成立后,多次任将军的上京供奉。曾说“愿早生二十年,成就如信长公霸业”,他虽有作一番时业的志向,却难逃生不逢时的厄运。1636年5月,政宗病重,三代将军德川家光亲自探望,几日后离世。法名瑞岩寺殿贞山禅刹大居士,家臣15人及陪臣5人殉死。幼名——梵天丸绰号——*眼龙出生伊达辉宗的长子,战国末期的名将。说起政宗的出生,还颇有传奇色彩。 KYO中的政宗,外表刚烈强悍,但是内心细腻温柔,对小时候时总跟不上狂的明的关心真的很感人,在我看来,梵是四圣天中*有人情味的了下边是梵的原型政宗的历史背景,喜欢他的可以了解一下伊达政宗 1567-1636政宗的母亲是当时奥州的强势大名*上义守的女儿*上义姬,是*上义光的妹妹。当时伊达家有意与*上家联姻,派有反叛之心的中野宗时做使者到*上家提亲。中野宗时与*上义守和*上义姬密谋,假意义姬已暗恋辉宗数年,同意联姻,等与辉宗生下一子后,下了辉宗带着儿子回到*上家的山形城。两人成亲后,在龟冈文殊堂(东置赐郡)度蜜月时,晚上义姬梦到*眼神僧万海上人希望转世,因为这个吉瑞之梦而**。十月怀胎后于永禄十年(1567)生下了政宗,父亲辉宗为爱子起名“梵天丸”。幼年梵天丸出世后,父亲辉宗坚信爱子是万海上人转世,给他提供了*好的老师和未来的得力助手——片仓小十郎景纲和伊达藤五郎成实。在五岁时,政宗却得了疱疮,虽保住*命,但是右眼因此失明。这使辉宗更加坚信政宗是*眼神僧万海上人转世,但*眼的他遭到母亲义姬的嫌弃。把母爱全部转移到了比政宗小11个月的次子竺丸的身上。幼年的政宗受到了父亲专程请来的高僧虎哉禅师的教育,为政宗提供了*好的学习条件,使他得以成为战国末期的名将。继任家位 18岁的政宗继承了家位,成了伊达家的**7代大名,初阵出战相马氏,政宗**的火枪骑兵队(骑铁)作为作战主力。在历来重视骑兵的奥州,这种**战术立刻显出威力。政宗一改父亲的防御战略,开始频繁与周边势力作战。以政宗的计划,先平定奥州,再向越后进军,*终挥师进京,称霸天下。抱着这种大志,政宗与芦名、相马、佐竹等展开了混战。1585年,父亲辉宗遭二本松义继暗算,愤怒的政宗率军一万三千兵马在人取桥击溃三万余人的佐竹、芦名、相马联军,名震天下。而其另一产生轰动的行为是之前对大内定纲的属城小手森城的屠城上,其不分老幼男女的的**让人联想到火烧比睿山、残酷镇压农民起义的信长。天正十七年(1589),政宗在摺上原大败芦名军,攻入黑川城,而此前相马、佐竹、大崎也都在伊达的军锋下节节败退,伊达家的版图达到*大。就在政宗在奥州风光无限时,秀吉已夺得除关东、奥州的所有领地,一统天下之势已不可阻挡了,无奈之下,只有归顺了秀吉。小田原之战时,秀吉命伊达家参战。政宗未能及时赶到小田原。当时普遍认为政宗将会被**或没收领地。但是政宗从在此之前惹怒秀吉的“茶圣”千利休之死中判断出了秀吉的脾*。以全身白衣的领死装束参见。并故意将作为礼品的金砂在参见时撒出,竟然轻易的得到秀吉的宽恕,得到与蒲生氏乡同领奥州的封赏,所领达六十二万石。不久,奥州发生葛西一向一揆的起义,谣传伊达家作了幕后主使。在紧邻大名蒲生氏乡的攻打下,政宗抽时间拜见了秀吉,当时秀吉质问道:叛乱所用徽记为何是政宗你的呢。政宗回答说:殿下错了,这个徽记的飞雀的眼部没有针眼大的**。这一精妙的回答令秀吉大为佩服,政宗又一次逃过一劫。后来,秀吉的养子、关白丰臣秀次被秀吉以谋反罪诛杀,相关联问罪的人不计其数。作为秀次的挚友之一,政宗又陷入危机。这一次政宗故技重演,再次以白衣领死的姿态上洛,不同的是这次先由家臣携黄金十字架在前,表明与秀次只是**金银关系。结果又一次以稍减领地的处分躲过了劫难。经过这几次波澜,秀吉对政宗真是又爱又恨又无可奈何,在战国大概也只有政宗这样的人物才能作到。生不逢时的政宗秀吉过世后,政宗又投靠了德川家康,随其参加了会津合战、关原大战,攻下了上杉家的白石城,并预先发现和镇压了奥州一揆起义。战后被家康授予“百万石书状”,成为少有的百万石大名。庆长十九年(1615)的大坂之战,政宗所创的骑铁队“居功至伟”,片仓景纲之子片仓重长在道明寺一战中与后藤又兵卫、薄田隼人激战。所率骑铁队射中了后藤又兵卫的胸部,导致了其阵亡。真田幸村也都死于其政宗的骑铁队之手。政宗曾遗憾的表示:愿早生二十年,成就信长般的霸业。可惜对于战国时期想有一番作为的政宗,却遭到生不逢时的厄运。宽永五年(1628),政宗开始隐居。宽永十三年(1636)在江户去世,临终前江户幕府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亲自至床边守候。
1、政宗的母亲是当时奥州的强势大名*上义守的女儿*上义姬,是*上义光的妹妹。当时伊达家有意与*上家联姻,派有反叛之心的中野宗时做使者到*上家提亲。中野宗时与*上义守和*上义姬密谋,假意义姬已暗恋辉宗数年,同意联姻,等与辉宗生下一子后,下了辉宗带着儿子回到*上家的山形城。两人成亲后,在龟冈文殊堂(东置赐郡)度蜜月时,晚上义姬梦到*眼神僧万海上人希望转世,因为这个吉瑞之梦而**。
2、*上、伊达两家联姻后的第三年,也即永禄十年(1567年)八月三日,义姬生下一个男孩,小名梵天丸,元服后取大名为藤次郎政宗--这是伊达家的第二位政宗。就在他诞生后数日,织田信长攻克稻叶山城,灭亡了美浓斋藤氏,两相对照,这个孩子实在诞生得太晚了--但也许要怪他自己,在乱世终结时,却不合时宜地*具在乱世中才需要存有的能力和野心……
3、伊达政宗五岁的时候,也即织田信长火烧圣山比叡,纵横京畿的那一年,他突发疱疮,导致右目失明,“*眼龙”的名号,就从此而来。但也有一种完全不靠谱的传说,说他其实并未失明,故意遮上一只眼睛,是为了凝聚视线,观望天下。就象传说中宋初*眼大将郑恩是好眼观阳世、坏眼观阴世一样,这种为尊者讳的流言,实在可笑到了*点。
4、且说天正五年(1577年),虚岁十一的伊达政宗元服了,当年,祖父晴宗去世。两年后,政宗娶了三春城主田村清显的**爱姬为妻,这桩婚姻,恐怕是其父辉宗在位时**高明的外交策略了吧。
5、伊达政宗十五岁的时候初阵,到了十八岁,辉宗突然宣布退位,而让政宗继承伊达家业。考究年富力强的辉宗让位幼子的原因,恐怕并非是俗谓的“慧眼识英才”,而是因为其妻“鬼姬”并不喜欢政宗,却偏爱次子小次郎,屡次设谋想更改嗣子的缘故吧。辉宗知道,如果兄弟、母子相争,如果改变立嗣决定,势必引发家中大乱,既然自己无力约束义姬,*好的应对之策,就是趁尚未老朽的时候先确立政宗的家督身份。自己虽称隐居,实际作为新家督的坚强后盾,则义姬必不敢妄动,这样过个几年,等政宗培植好了自己的势力,获取了家中的人心,即便老子死去,也无人可以动摇儿子的地位了。
6、况且,在当时的武将们看来,别管年龄大小,只要已经元服,且经过初阵,男孩子就已经成长为一个大人了,可以把重担交付到他的肩膀上。
7、伊达政宗继任家督时隔不久,就发生了一桩恶*的反叛**。小滨城主大内定纲,虽是名门多多良氏流大内氏的后裔,但在奥州,不过小小一个国人领主,靠着下克上才成为一方豪族的。这样芝麻丁点儿的势力,在芦名氏和伊达氏之间来回摇摆,也就很正常了。不幸的是,定纲甚得伊达辉宗的信任,而他却辜负了这种信任,一边名义上臣服伊达氏,一边暗地里投靠芦名氏。初继位的政宗当然不能允许类似**发生,更需要以此为契机,**立威,于是亲统大军,讨伐小滨城。
8、天正十三年(1585年)八月,伊达政宗攻克了大内氏的小手森城,将笼城兵卒及其家眷八百余人,不分男女老幼全数**干净。大内定纲*胆俱裂,放弃小滨城,逃往芦名氏的领地。
9、这位大内定纲后来通过伊达政宗的重臣片仓景纲联络,再度复归伊达氏,并且成为政宗家臣团中忠心耿耿的一员,按下不表。且说他有一个好友,乃是二本松城主畠山义继,真正的幕府分支,奥州名门。义继非常讲义气,前此响应了大内氏的反伊达氏行动,因此也遭到政宗的攻击。义继卑躬屈膝,向隐居的伊达辉宗求情,才终于被放过一马。
10、可是,大概被小手森城的血案刺激得寝食难安,畠山(二本松)义继一直对伊达政宗怀有刻骨仇恨。数月后,他带着一批家臣来向辉宗致谢,却趁此就宴会上劫持了辉宗,准备捉去二本松城,要挟政宗吐还侵夺自己和大内氏的领地--颇有些中国春秋时期劫持齐桓公的曹沫的气概。
11、在米泽城外,伊达追兵赶上了畠山义继一行人,双方展开激战。据说,当时义继用短刀顶着辉宗的脖子,辉宗于是大叫:“不要顾虑,向我发炮!”铁炮鸣响,一枚**先穿过辉宗的身体,又要了义继的*命,两人同归于尽。
12、父亲之死,使伊达政宗怒发如狂,或者说必须表现得怒发如狂,他不顾当时外交态势不利于己,辉宗去世后才七天,就贸然发兵一万三千,讨伐二本松畠山氏。佐竹、芦名等势力应援二本松,联军三万,于当年十一月十七日,在阿武隈川边与伊达军展开大战--这就是**的“人取桥合战”。伊达政宗以少敌多,打得很不顺手,一度濒临全军崩溃的边缘,老将鬼庭左月良直战死,他自己也险些被擒。但是,激战竟日,终于迎来了夜晚,佐竹军因为听到“水户氏准备进攻佐竹领”的传闻,同时担任军师职务的佐竹义政被家仆暗杀,而主动撤退,脱离战场。联军因此崩溃,伊达方将领片仓景纲、伊达成实等趁机于后追赶,斩获颇丰。
13、伊达政宗*为依赖的重臣就是上述的片仓景纲和伊达成实。伊达成实通称藤五郎,是稙宗子实元之子,按辈分算政宗的叔父,但其实比政宗还要小一岁。他是政宗的左右臂膀,也是武勇威震奥羽的名将,但在此后的1595年,却因为无法确定的原因而离开伊达家,出奔高野山。此后成实曾一度出仕德川家康,上杉景胜也想以五万石的待遇**他,但遭到拒绝。政宗愤恨成实的出奔,发兵讨伐成实治下的角田城,成实的妻儿被迫**。
14、但在出奔五年后,通过片仓景纲和留守政景等人的斡旋,伊达成实又回归伊达家,并且竭尽忠诚,直到七十九岁高龄去世。他晚年曾受邀前往德川幕府,担任“战话”的讲师,还完成后世藉以研究奥州伊达氏的重要史料《成实记》。成实的盔饰,据说是毛虫的前立,以宣示“绝不后退”的信念。片仓景纲则通称小十郎,后世称其与上杉家的直江兼续并为“天下二大陪臣”。景纲本是米泽八幡神社的神职人员,家系不明,受伊达辉宗的重臣远藤基信推举,成为幼年伊达政宗的侍卫,而他的姐姐(一说母亲)于喜多则是政宗的*母,政宗因此以兄事之,对他言听计从。传说,政宗幼年时罹患疱疮,右目失明并且鼓出,非常丑陋,打击了他的自尊心,景纲因此挥起小刀,一刀割去政宗右目,并教导政宗要振作起来。人取桥之战,片仓景纲在*危急的时候,大呼“我是伊达政宗”,吸引了敌军主力,从而挽救了政宗的*命。
15、人取桥合战以后,政宗接受了教训,开始稳步扩展自己的领土。因为此时丰臣秀吉已成天下人,不日就将关东出阵,因此政宗急欲统一奥州,以准备好与秀吉对战或者谈判的本钱。人取桥合战后的第二年(1586年),他攻克二本松领;第三年(1587年),讨伐内通羽州*上氏的家臣鲇贝宗信,接受大内定纲的归降;随即为了援助**的娘家田村氏,又与相马氏展开激战--可谓马不停蹄。
16、就此顺便说说田村氏。田村氏本出自名将坂上田村麻吕,而战国时代的田村氏,则自称为平氏的后裔,是于南北朝初期过继并继承藤原氏田村苗字的。田村隆显以伊达稙宗之女为正室,而其嫡子清显却娶了相马显稙之女,清显并将自己的女儿爱子又嫁给伊达政宗--田村氏在相马氏和伊达氏两大势力的夹缝中艰难求生,由此可见一斑。
17、伊达政宗的老丈人田村清显,据称乃是豪勇的名将,曾与会津苇名氏同盟,在东白川郡的寺山城击破过北侵的佐竹军。天正十四年(1586年)十月,清显还没来得及指定继承人,就突然暴毙,家中分裂,田村月斋等支持显赖,田村梅雪斋等支持显基,新当主的人选久议不决。伊达政宗遂利用这个大好机会,拉拢月斋,压制梅雪斋与其后台相马夫人(清显的后妻)。*后的结果是,相马夫人退隐到船越城,伊达政宗进入田村氏主城三春,立清显的侄子宗显为新家督。大名田村氏从此失去了自主*,成为伊达氏的属臣。
18、天正三年(1575年),芦名家芦名盛兴病死,其子尚幼,于是还老而不死的盛氏作主,把盛兴的妻子伊达御前改嫁给自己的养子盛隆,并由盛隆继任家督。他的本意,是趁机继续维持和两大诸侯的和平友好关系,一是伊达氏,二是盛隆出身的二阶堂氏。但是,放着大批本家亲戚不照顾(如同族的猪苗代、荒井、富田、针生等氏),却传位给外人,这就种下了家族内乱的苦果。五年后,六十岁的芦名盛氏终于走到了人生的终点,而芦名氏*后的**也开始了--
19、芦名盛氏才死,芦名氏家主盛隆及其子、三岁的龟若丸就被家臣刺杀了,宗家家系断绝。于是,对应不同的继承人选,家族开始分裂,佐竹派推举佐竹义重的次子义广,伊达派推举伊达政宗的幼弟小次郎竺丸,两派争斗不休。*终,佐竹派占了上风,迎来佐竹义广为芦名氏当主,改名为芦名盛重,时年十三岁。伊达政宗对这种结果当然不能满意,他煽动芦名氏家臣**。心慌的芦名盛重急忙跑去参觐丰臣秀吉,为自己找个稳固的靠山,而把家中事务都交给了重臣金上盛备。可是此时,秀吉的宝刀尚未指向关东,遥远的靠山根本不起作用,近在眼前的“*眼龙”伊达政宗可已经开始了他疾风烈火般的奥州统一战。当时,政宗长驱直入,杀到阿武隈川边,芦名军与战大败,盛重只好向亲爹佐竹义重求救。
20、“鬼义重”趁机伸手陆奥,与芦名氏合兵三万,包围了伊达氏的郡山城,而丰臣秀吉也千里迢迢送来了百梃铁炮作为支援。攻防战打得非常激烈,胜负难分,*后因为大名岩城氏的调停才暂时休战。既然提到了,就顺便说说岩城氏。同为平氏后裔的岩城氏,前此一直在伊达氏和苇名氏中间左右摇摆,此战后完全倒向芦名、佐竹一边,导致遭受伊达政宗的猛攻,幸亏时机从天而降,当主岩城常隆匆匆忙忙小田原参阵,才算勉强保住了家系。
21、天正十七年(15***),芦名盛重再度出兵须贺川,正在恶战之时,突然重臣猪苗代盛国谋叛,引导伊达军直插主城黑川。盛重急忙挥兵赶回,六月五日,他在磐梯山的摺上原撞上伊达军,于是展开大战--这就是**的摺上原合战,乃是继人取桥以后,伊达政宗一生中的第二场关键*战役。摺上原合战,参战的芦名军约七千人,伊达军则为五千人,战斗首先在芦名方大将富田将监和刚投顺伊达方的猪苗代盛国之间展开。恶战良久,因为芦名军背着西风朝前猛冲,猪苗代盛国大败后退,伊达方二番队片仓景纲急往支援,依然处于下风。就在危急关头,风向突然反转,东风强烈,吹得芦名军士卒很难睁开双眼,伊达政宗趁机亲率铁炮队于侧面射击,挽回了败*。芦名军中一部分不满主家倒向常陆佐竹氏的部队首先败走,终于导致全面崩溃。
22、此战,芦名氏死伤两千五百人,当主盛重带着十三骑逃回本城会津黑川城,并于十日晚又逃出黑川城,往佐竹氏控制的常陆国遁走。次日,伊达政宗进入黑川城,获得了战役的*后胜利。
23、南陆奥百年强藩芦名氏就此灭亡了,距离丰臣秀吉小田原之阵只差一年,芦名盛重要是多抵抗一阵子,或许还能使家族苟延残喘下去……
24、因为芦名氏的灭亡,触怒了他的总后台丰臣秀吉,于是第二年(1590年),秀吉向上杉和佐竹等东国大名下达了讨伐伊达氏的命令。伊达政宗一方面派使者上京,解释说并无与关白为敌之念,灭亡芦名氏乃是为父**,另方面却暗中联络小田原北条氏,准备先攻破常陆佐竹氏,再谋求更大的发展。但是,虽然有伊达成实等主战派一力撺掇,伊达政宗终于还是认清了丰臣秀吉的价值,并且认为,战则必亡,降则或有机会。然而,因为他在一段时间内,就战降两道犹豫不决,竟然导致了伊达家中的分裂--
25、保春院一直不喜欢长子政宗,却偏爱次子小次郎竺丸,再加上其兄*上义光也将政宗看作眼中钉肉中刺,就更增加了母子、兄弟间的矛盾。*上氏对伊达氏早有吞并之心,但更重要的是,在*上义守和其子义光的争斗中,政宗站在义守一边。义守失败了,一代枭雄*上义光继承了家督之位,便因此深深地痛恨着政宗,暗中撺掇其妹发动政变,废黜政宗一门总领之位。丰臣秀吉的关东攻略,成为保春院和政宗间矛盾激化的导火索。因为政宗的犹豫,保春院认为他定会毁了伊达家,甚至还可能会牵累到舅家*上氏,因此想暗杀政宗,代之以次子竺丸。
26、天正十七年(15***)六月,伊达政宗进入会津黑川城,并准备将居城从米泽移至此处,做出向南大举侵攻的势头。其后,他又臣服了白河、石川、岩城等豪族,灭亡二阶堂氏,势力继续膨胀。十一月,丰臣秀吉发布小田原征伐令。
27、次年为天正十八年(1590年),元月,丰臣秀吉命令奥羽诸侯小田原参阵,想趁着扫*关东的机会,也一举平定东北地区。伊达政宗口头上答应,却一再拖延动身的时间,自然引起保春院的担忧。三、四月间,保春院以送行为名,带着竺丸从米泽城来到黑川城,居住在西馆中。四月五日,政宗来到西馆向母亲辞行,准备次日即动身前往觐见秀吉。
28、据说,从母亲处回来以后,伊达政宗突然**不止,几乎毙命。经过调查,证实是保春院和竺丸在食物中下了*,想要害死政宗。于是政宗以*快的速度**了兄弟,并将母亲送回娘家山形城。如此人伦惨剧,发生得太仓促,处理得也太干脆,总给人带来无尽疑惑。或许是政宗怕自己离开黑川城以后,保春院和竺丸会趁机抢班**,所以才编造个藉口,先下手为强……
29、因为家中分裂而耽搁了行程,伊达政宗迟至五月九日才离开黑川城。此时,关东各地正在激战,他被迫绕道越后、信浓,兜了个大圈子,才在六月五日来到小田原附近的秀吉本阵中。此时,后北条氏河越、江户诸城已降,钵形、八王子等城也即将陷落,胜负大势已定,这时候再来表示恭顺,不嫌太晚了吗?于是丰臣秀吉大怒,准备**政宗,灭亡小田原北条氏后就挥胜利之师北上,完全吞并伊达领。
30、伊达政宗的一生中,有两次身着**之服觐见丰臣秀吉。一次就是在小田原参阵的时候,他以必死的觉悟,再加上通过浅野长政、前田利家等秀吉亲信的斡旋,终于获得了谅解,仅没收其会津三郡聊作薄惩。七月,政宗交出黑川城,回归旧主城米泽。
31、第二次,是在次年,也即天正十九年(1590年)的二月。且说伊达政宗才回到米泽城不久,丰臣秀吉就攻灭后北条氏,开始奥羽领国势力重新分配,剥夺未能及时参阵的大崎、葛西等大名全部领土。是年十月,这些家族的遗臣发动一揆。次年年初,讨伐军总大将蒲生氏乡向秀吉密报,一揆中有人使用政宗的旗帜和指物,并且他还搜获政宗煽动一揆的一封书信。为此,政宗将涂以金箔的磔刑柱置于队列之首,自己再度穿上**的服装,上洛向秀吉申诉,表明自己和这件事丝毫也没有关系。政宗的理由是,虽然那封书信上的笔迹和他的亲笔颇为相似,但是花押完全不同,定是伪造无疑。
32、据说,德川家康对此事的分析和评价是:“大将要在许多文件上描上花押,既然能伪造笔迹,岂有花押完全不似的道理?定是政宗为了事败后便于撇清,故意描了假的花押--他不愧是一位多智的大将啊!”
33、此后,伊达政宗使用与早年间完全不同的阴柔功夫,周旋于丰臣秀吉及其它图谋天下的人们中间。“*眼龙”政宗有统一**之志,却没有扫平**之能,更不用说,他根本就没有获得上天眷顾的时机。时势创造英雄,没有时势的推动,一个人想在乱世中砍出一片光明,完全是不切实际的臆想。而政宗**明之处,大概就在于他终于及时看清了形势,甘居下位,从而得保威名不堕。否则,大概会是北条氏政一般的下场吧。
34、伊达政宗常遗憾地表示自己晚生了二十年,否则就可以和织田信长一较短长,争霸天下。当然,这只是一厢情愿的迷梦而已。政宗不能得到天下,不是因为他的年龄,而是因其所处的环境。偏远贫瘠的奥羽之地,根本不可能憾动天下大*,前此的藤原秀衡不行,后来的奥羽越列藩同盟、虾夷共和国不行,此刻的伊达政宗当然也不行。
35、伊达政宗有一位重臣名叫铃木元信,乃是构筑了伊达家完整财政体系的名臣。据说元信曾认定政宗终将成为天下人,为此拟就了所谓的《伊达幕府条目》,但他在临终前终于认识到梦想无法实现,于是流着泪将这些文件付之一炬。秀吉过世后,政宗又投靠了德川家康,随其参加了会津合战、关原大战,攻下了上杉家的白石城,并预先发现和镇压了奥州一揆起义。战后被家康授予“百万石书状”,由于关原之战所属的德川军取得了胜利,因此政宗的领地得以保留。家康原定政宗成为100万石大名,但是因为被揭发煽动和贺宗亲对南部氏进行一揆,只能由原来57万增封为62万的大名,成为仙台藩藩祖,随后立即筑起仙台城及城下町,当时仙台城仍为山城,在山下设下城下町,仍有统一天下之心(政宗死后改建为平山城)。参与了由德川对丰臣的大坂冬之阵及大坂夏之阵等**战斗,在夏之阵的道明寺之战与真田信繁部队激战,在天王寺·冈山之战,曾经向我方部队自相残杀使神保相茂部队全灭,需对**作出解释。此外政治方面,更派遣家臣支仓常长到罗马与罗马教廷使节会面,成功在外国进行贸易。亦成功将仙台一带成为经济的重心。。政宗曾遗憾的表示:愿早生二十年,成就信长般的霸业。可惜对于战国时期想有一番作为的政宗,却遭到生不逢时的厄运。宽永五年(1628),政宗开始隐居。宽永十三年(1636)在江户去世,临终前江户幕府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亲自至床边守候。
伊达政宗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伊达政宗和真田幸村有私交吗、伊达政宗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1、伊贺流三上忍是三个家族:服部氏、百地氏和藤林氏。 2、在伊贺,有一座行基开设的叫“伊贺四十九院”的寺院。这里以供奉着弥勒菩萨的本堂为中心,周围围着四十九间山伏房。这里从建立开始,就教授给一般平民各种武术(忍术)。到了平安时代末期,藤原千方、熊坂长范、伊势三郎义盛,和被称为"烟幕之末"的异能集团也加入了他们,势力更盛。而伊贺流忍术的始祖——服部平左卫门家长也登上了历史舞台。 3
1、《魔女之泉4》伊贝特是游戏**别强力的随从,许多玩家都想获得他,不过有的玩家并不知道该怎么获取,接下来就让我给大家带来《魔女之泉4》伊贝特获取方法介绍。 2、去露娜塔村洞*边上的小狐狸山林,往上升去勇士密营。 3、进来以后去这一地区跳过去,寻找伊贝特,触发剧情。 4、作战获胜后女骑(伊贝特)逃走,跑去露娜塔村,在露娜塔村这一部位发觉第二个密营。 5、作战后再次逃走这时女骑侄子出来
1、丛林之半神塞纳留斯是森林之王玛洛恩(又名白色雄鹿)的儿子,伊瑟拉则是塞纳留斯的养母。在魔兽官方**上古之战三部曲中有明确说明,在《天崩地裂》中的255页中有明确说明“兽人和矮人一起望向克拉苏斯,想要听他解释这一切。魔法师撅起嘴,然后静静地解释道:‘绿色巨龙,名叫伊瑟拉的守护巨龙,就是森林之王——塞纳留斯的母亲’” 2、“他的父亲····”魔法师接着说
1、你在进厄运西的时候应该看到前面有个直冲上天蓝色的光柱。光柱附近有一圈的元素怪。就是这些光柱对*终BOSS实施了禁锢。把这些光柱旁边的怪清掉就行了。 2、2个在大树BOSS右边进门上楼梯后的平台 3、2个在*后BOSS监狱外围的圆形走廊 4、--另外忠告一句。。。单刷的话。。别A太猛哦。。。 伊莫塔尔是北欧神话中的巨人,也是世界树的守护者。他的身高高达九千里,是神话中**大的存在之一
levis是杀鱼刀砍下了头死的。根据查询18手游网显示,levis觉得自己有能力去改变世界,但levis上完高中后并未进入大学,而是一直把自己锁在自己的房间里,直到母亲Dawn给levis在罐头厂找了一份活,levis每天做着杀鱼的活,一直重复,医生诊断出了levis有精神**,在自己的幻想之中levis成为了国王,低下头戴上王冠时**鱼刀砍下了头。 1、《伊迪芬奇的秘密》从别墅的花园进门。 2
1、伊邪那岐,又称伊邪那岐命,**神话中的父神,伊邪那岐的妻子是其妹伊邪那美。其既是是**诸神的父亲,也是**神话的起源,并由此衍生出**神话中诸神的出现,可以说其是**神话中*重要的神灵之一,出现在**神话的各个角落 2、伊邪那美,又称伊邪那美命。**神话中的母神,也是黄泉污*之女神,**诸神是她与其兄伊邪那岐所生。这两个神相当于两个始神,**众神还有国土等等都是由他们造的
关于伊邪那岐我是这么理解的。你说的死一次用一次是正确的,换句话说就是一眼换一命。发动时间就是这段时间内可以一眼换一命。例如团藏结印伊邪那岐,60S内如果受到致命伤可以复活,复活后时间归零完毕。进入下只眼睛的60S。再拿带土对战小南来说吧,6000亿起爆符可以连续**10分钟,带土虚化5分钟,不得已用出伊邪那岐又可以虚化5分钟。假如小南准备了12000亿起爆符,**时间20分钟
1、伊邪那美,**漫画《火影忍者》及其衍生作品中宇智波一族的禁术,已知使用者只有宇智波鼬以及创造该忍术的宇智波治里。伊邪那美是与伊邪那岐相反的术,也是**能阻止伊邪纳岐的术,如果说伊邪那岐是改变命运的术,那伊邪那美就是决定命运的术。 2、伊邪那美必须通过肢体的接触才能让对方陷入的瞳术,一旦陷入瞳术就会被带进无限轮回中,只有看清自己并承认真正的自我,才能从幻术中完全脱离出来。 3
1、狄穆罗斯(ディムロス/ Dimlos) 2、属于地上军**师团长的中将军阶,因其勇猛的战斗方式也有着“核弹头”“突击兵”等别称,天地战争时期将其人格投射在守护剑上,在战争结束后安置在菲兹加尔德。在运送到圣因加尔德首都途中受到,成群魔物的**飞行龙,而刚好跟在船上寻找武器的斯坦相遇。使用的晶术属于炎属*由于剑本身攻击力高,搭配主人的剑技相当适合白兵战中发挥。 3、狄穆罗斯还是人的时候